百度   而校方的苦衷似乎也情有可原——一位从教20多年的老校长说,校园非理性现象尤其是校园欺凌的发生,大多发生在课后,老师看不见、家长管不着、门卫顾不上。

日前,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积极引导全区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和完善金融服务,为全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融总量适度增长。截至6月末,西藏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9447.29亿元,同比增长6.1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68.2亿元,较年初增长9.25%。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7%,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9个百分点。

金融服务质效提升。科技金融领域,截至目前,已向156家科技型企业放贷144.38亿元,截至6月末,全区科技贷款余额1353.95亿元,同比增长18.18%;绿色金融方面,发放碳减排贷款68.86亿元,截至6月末,全区绿色贷款余额1956.19亿元,较年初增长12.2%;

普惠金融精准发力,组织开展76场银政企融资对接活动,为425家企业放款12.1亿元,截至6月末,全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9.56亿元,同比增长25.72%;今年以来,我区特色养老金融信贷产品“康养贷”“安享贷”共发放624笔,金额达2.48亿元;数字金融助力智慧项目建设,截至6月末,全区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58.61亿元。

重点领域支撑有力。基础设施、个人消费、房地产、制造业、涉农贷款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为相关领域发展注入动力。

融资成本低位下行。上半年,西藏金融机构新发放的一般商业性贷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46%、1.39%、1.15%,同比分别下降0.34、0.45、0.51个百分点。

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推进。截至6月末,加德满都银行等4家银行在区内银行开通5个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搭建起人民币资金清算网络;今年6月22日跨境支付通业务上线后,全区共办理跨境支付通业务286笔、金额237.63万元;推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使用,我区对西藏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同比增长71.72%;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范围扩大,便利化试点业务量大幅增长。(记者 丹增朗赛)

编辑:王文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